看了今年的a股半年报,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大量的企业已经全部转向了长期主义。
这既令人欣慰,也令人担忧。
可喜的是,行业似乎正在达成理性良性发展的共识,焦急的是,客观环境似乎并没有为这一紧急转折准备好基础。
就中国而言,长久主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过去,它一直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存在,鲜有实践者相比之下,美国实行了几十年的长期主义,伯克希尔,可口可乐,亚马逊等都是它的弟子
为什么。
国情不同。
美国作为一个先锋工业国家,很早就结束了野蛮的经济增长阶段,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保持着缓慢的经济增长,各个领域都有成熟玩家的卡槽除非新技术周期带来巨大红利,否则每个人每年的收获基本都是可以预测的
另一方面,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之后,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倒了,透明的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如果不能长久,那么短暂的辉煌再华丽也是枉然活得好,但要活得久
经过长时间的博弈和磨合,从企业到投资人,逐渐形成了长期的投资文化和共识。
中国完全不同过去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GDP增速甚至可以达到两位数,遍地黄金
成长的投资哲学是:
如果能一夜暴富,就不要耽误奖励,如果能走捷径,就不要进窄门,如果你能用成长性让投资者瞠目结舌,那就不用谈长期了。
即便如此,支持的人也不多。
风口无处不在,今天有互联网,明天有房地产,后天有新能源如果你跟投资人说企业未来要追求长远的思路,对方可能会立马清仓走人,另寻机会盈利
现在情况突然变了。
宏观层面,GDP增速放缓,今年目标为5.5%这是完全正常的,基数大,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额外的努力类似的考试,60分到80分,80分到100分,也是提升20分后者比前者困难得多再加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济降级也在情理之中
微观层面,今年上半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4.54万亿元,同比增长9.24%相比之下,2011年至201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为19.5%
增速普遍下降,所以大量企业走向长期化。
必须承认,确实有一些企业真正转向长期战略,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被突如其来的放缓搞得措手不及长期主义只是在急迫之下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用来搪塞市场的担忧
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个新的麻烦谁是真正的长线,谁是在编数字
鉴别真伪,需要对公司进行综合考量,但主线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企业所在赛道的客观环境,第二,掌舵人的主观表现。
长期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长期,即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向上增长的空间,要么通过增量扩张,要么通过存量置换如果一个行业或企业没有可预见的长远未来,比如老能源,谈长远纯粹是开玩笑,除非有特殊逻辑在里面
在中国,民营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一言堂公司企业如何发展,取决于掌舵人的一句话因此,掌舵人的主观表现尤为重要这种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意愿和初衷,二是格局和能力
a股从来不缺说一套做一套的管理层很多公司嘴上说把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同时却不断做损害小股东利益的事情同理,以后长主义投机的现象也不会少
所以管理的背景很重要但光有底色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有视野穿透力,产业洞察力和对短期诱惑的容忍度
比如任郑飞。
上世纪末,中国电信推出了小灵通服务,非常受欢迎凭借这项新业务,UT斯达康和中兴通讯在当时赚得盆满钵满,UT斯达康的年收入一度冲到100亿元兴奋的华为管理层向任递交了小灵通业务计划书,后者考虑再三后直接否决了,理由是小灵通只是过渡,3G才是未来,华为不是机会主义者
之后华为砸3G技术,终于拿到第一张牌照,在新时代抢滩登陆,从此一路走高如今,华为已经成为一家让美国感到害怕的公司,而当年风头正劲的UT斯达康早已默默无闻
是否对未来有清晰的判断,是否敢于为了一个大的愿景而放弃短期利益,是否提前做好了对未来的布局准备,这些都是长远主义永恒的镜子。
这些企业是怪物还是人,一目了然。
长期社会主义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对于投资者来说,之前习惯短线交易,总是盼着涨停一旦他们转向长期,持有期必须延长他们能适应吗
以前也是跟风,但是长期主义需要聚焦企业做深入研究能胜任吗
之前,盈利预期过高你现在准备好降低欲望了吗
恐怕也很难就像一个人,原来年薪一百万,现在月薪五万虽然也很可观,但还是难以接受
企业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学会与市场沟通。
长期企业战略的实践,需要一批粉丝的长期跟进只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才能跨越云端,否则总能在企业动荡的时候大刀阔斧的做出贡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和投资人坦诚沟通,说出企业真实的计划和想法
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是值得学习的。
比如,在1983年的《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巴菲特用长篇大论回应了外界关于伯克希尔为什么不分拆股份的质疑他的态度诚恳,逻辑性强,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股东利益的重视
比如1988年,时任可口可乐掌门人的Goizueta写了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后联合企业时代美国企业的变革》,向股东详细阐述了可口可乐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创新,包括业务发展的原则,财务制度的安排等等。
每年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与投资者沟通,回应外界的关注和质疑,已经成为美国大企业管理者的文化传统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差距很大
年报格式化,套路化,互动平台上的回答大多敷衍了事给人的感觉是主客颠倒,管理层高高在上指指点点,股东没有得到应有的主人地位
一个公司要想长期被股东追随和支持,就必须学会放下姿态,赢得支持,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需要共同进步的地方。
孙总已定,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人,都要在个人的光芒下思考未来所以,长道成了普遍的精神避难所企业用它来安慰市场,投资者用它来麻痹自己的神经,暗示和说服自己未来会很好然后选择平躺
真正重要的是去做。
投资人转变投资理念,摒弃短期主义,寻找那些有韧劲和耐力的企业,企业要做好长远规划,吸引持有长期投资观的股东加入简而言之,双向走
我们必须承认,长期主义在中国还是一片文化沙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放弃
——END——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