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传统豪华品牌凭借历史积淀和品牌影响力,长期主导着高端车市场的整体格局,构筑起了坚固的行业壁垒。消费者对于汽车价值的评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牌所赋予的溢价能力,“品牌即品质与身份象征”的观念曾深入人心。
不过,近年来,汹涌而至的新能源浪潮,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迅速颠覆着豪车市场。
一方面是市场格局被颠覆,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近几年一直呈现几何式暴增的态势,终端消费者的购车理念彻底被扭转,高端新能源产品,已经成为豪车市场上的消费主流;另一方面,核心价值体系也在被颠覆。在新能源时代,技术含量的高低,成为了评判产品价值的核心标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技术不再仅仅是提升性能的手段,更是重新定义了汽车产品的标准,从根本上改变了消费者对高端汽车产品的认知。
新车仰望U7的出现,无疑就是当前汽车行业技术变革浪潮中的一座崭新里程碑,其以前所未有的“四电”技术架构,为豪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了全新的发展范式。
“四电时代”的技术跃迁
啥是“四电”?
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成为车市主体的当下,相信大家对“三电”都不会陌生,电池、电机和电控,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电”。一直以来,“三电”技术都被视作是汽车消费从“油”转向“电”的关键指标,是行业竞争的重中之重,但现在,仰望U7要告诉大家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第四电”核心技术,也已经被攻克。在“三电”技术实现了能源形式和驱动形式的创新之后,仰望U7这次带来的“第四电”,是车身控制技术上的创新思路。
传统油车也有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三电”技术“革”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命”,“第四电”要颠覆的是大家对悬架系统的认知。
悬架系统一直都是影响车辆性能与驾乘体验的核心要素。从最初简单的钢板弹簧悬架,到后来的螺旋弹簧悬架、独立悬架,再到更加先进的空气悬架等,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推动着汽车行业向前迈进。但这些传统悬架技术的进化,大多都是功能性的优化,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跨代技术跃迁,在响应速度、调节精度和能量利用效率等方面,受制于技术路线,始终都存在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
而仰望U7搭载的云辇-Z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则是一场真正的技术风暴,将彻底打破传统悬架的技术桎梏。
传统悬架依赖油液传递能量,响应速度慢,而云辇-Z通过电机直接驱动悬架,不通过油液,实现了悬架系统的全电动化,可以做到电能到动能的瞬时转化。这一创新,就如同是从古老的马车时代直接跨越到了高铁时代,实现的是质的飞跃。
快、准、稳是云辇-Z的三大技术亮点。全链路执行时间仅5毫秒,较之传统主动悬架缩短了数十倍;车身高度调节精度1毫米,探测精度10微米,是一张纸厚度的十分之一;峰值功率50kW,可瞬时抵消颠簸,实现“0俯仰、0侧倾、0抛跳”,无论是面对随机坑洼路的突然袭击,还是颠簸路面的持续挑战,仰望U7都能做到“无预瞄,也能调”,为驾乘者带来“从此无坎坷”的舒适新体验。
可以这么说,云辇-Z的问世,填补了全球垂向电动化控制的技术空白,比亚迪由此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在纵横垂三向控制上全面实现电动化的车企。这一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驾乘舒适性,更推动着新能源汽车技术迈入全新维度。
如果说云辇-Z电悬架为仰望U7打造了一副稳定舒适的“身躯”,那么易四方四电机系统,则赋予新车一颗强大而灵动的“心脏”,让车辆的操控性能实现了量子跃迁般的提升。
传统汽车的动力传输方式主要是通过发动机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再通过传动轴分配到各个车轮,这种方式在动力分配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易四方技术采用的则是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四个电机分别独立控制四个车轮的扭矩输出,实现了动力的精准分配。这种创新的技术架构使得车辆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对不同车轮的扭矩进行动态分配,无论是在加速、减速还是转向过程中,都能根据实际路况和驾驶需求,迅速调整每个车轮的动力输出,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灵活的操控。
整体上看,易四方技术赋予了仰望U7强大的动力和卓越的操控性能。1300+马力的输出,让这款车拥有惊人的加速能力,2.9秒即可完成百公里加速。当然,易四方不仅能够满足驾驶者对速度与激情的终极追求,还能在各种复杂路况和极限场景下展现出卓越的操控性能,原地掉头、平行横移、双轮高速爆胎稳行等,都是此前难以想象的汽车使用场景,但在易四方的加持下,仰望U7都能轻松应对。
仰望U7搭载的水平对置发动机,也是一场混动技术的革命。仰望U7插混版上搭载的是国内首款量产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活塞运动时可以相互抵消振动,使其天然具有静谧、平顺的优势。因为采用了干式油底壳设计,这款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整体高度被压缩至420mm,堪称是行业内最低的发动机高度纪录,不仅可以更好的适配低重心车型的动力布置,更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前舱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为车辆内部的布局、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产品力重构:从豪华到智能的体验革命
毫不夸张的说,仰望U7实现了电动超跑与行政座驾的完美融合。
仰望U7提供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版本,纯电版车长5265mm,轴距3160mm,插混版车长5360mm,轴距3200mm。纯电版搭载135.5kWh刀片电池,可实现720km的纯电续航里程;插混版电池容量52.4kWh,可交出综合续航1000km的夸张成绩,从根本上杜绝过去新能源车用户的续航焦虑问题。
仰望U7应用了双向20°后轮转向技术。传统汽车在转弯时,主要依靠前轮转向,车辆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都会受限,而仰望U7的后轮转向技术,实现了后轮与前轮的协同工作,可以根据车速和驾驶场景,自动调整转向角度。这一创新的操控技术,让D级轿车仰望U7,拥有了媲美A0级小车的灵活性,转弯半径仅为4.85米,在城市拥堵的街道中,也可以轻松地穿梭于车流之间。在高速行驶时,后轮转向技术又能使车辆保持稳定的行驶姿态,有效抑制侧倾和甩尾现象,让驾驶者更有操控自信。
仰望U7还是可进化的数字生命体。
在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不再仅仅是一种出行工具,更是一个智能移动空间,承载着人们对于便捷、舒适和安全出行的美好向往。仰望U7凭借其在智能体验领域的创新,以场景化的思维和前沿的技术,重塑了汽车出行的智能新生态。
仰望U7的座舱,就是一个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智能空间。星环座舱以宇宙悬浮星体为灵感,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元素,实现了经典豪华与新能源时代用户对智能化科技功能需求的和谐统一。12.8英寸OLED星河曲面屏,与副仪表做了造型上的衔接,把“星河瀑布”倾泻的概念一直延续到扶手位置,高山流水的意境浑然天成。丹拿音响系统的加入,更是为车内营造出了极致的听觉享受,全车搭载23个丹拿铂金证据系列Hi-End级扬声器,能够精准地还原声音的细节和立体感。仰望U7还首搭了旋转升降高音单元丹拿星旋,坐进车内,缓缓旋转升起的丹拿星旋,带来的尊贵感,对听觉和视觉都是一种享受。再加上NAPPA真皮包覆的座椅、枫木门板和大量的碳纤维饰板点缀,共同营造出了旗舰座舱该有的奢华氛围。
智驾方面,仰望U7搭载了天神之眼A系统,拥有3激光雷达、5毫米波雷达、13高清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双Orin-X芯片的顶级硬件组合,构建了一套强大的智能感知和计算平台。
3激光雷达等感知硬件能够实时、精准地扫描周围环境,清晰识别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物、交通标志和其他道路参与者,为车辆提供高精度的三维环境信息。双Orin-X芯片则拥有高达508TOPS的算力,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对激光雷达等智能硬件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智能驾驶提供坚实的计算支持。
天神之眼A是“重感知,轻地图”的智驾方案,基于强大的软硬件加持,让仰望U7拥有了强大的感知和博弈能力,可以如同老司机一样,在高速路和城市道路中,都能时刻保持在最快最优的路线上。例如,在自动变道时,博弈算法会实时分析周围车辆的行驶状态和意图,自动调整变道时机和速度,确保变道过程安全、顺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行业最前沿的端到端技术架构,仰望U7的高阶智驾做到了交付即开通,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
综合而言,仰望U7已经抓住市场新锚点,即将改写豪华市场的“游戏”规则。
以62.8万起售的价格,强势登场豪车市场的仰望U7,将向终端用户展示出“技术平替”的真实魅力。全车搭载包括3激光雷达在内的32个智驾传感器,配合双Orin-X芯片,智驾软、硬件都是直接拉满。易四方+云辇-Z的组合,更是让仰望U7的性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直线加速和弯道操控中,与保时捷Taycan Turbo S都能掰一掰手腕,而保时捷Taycan Turbo S售价要高数十万元。说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在汽车产业激烈的竞争中,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品牌,才能真正立足行业之巅,赢得未来。
很显然,仰望U7的出现,展示了中国汽车的技术自信,标志着中国车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打破传统豪华品牌技术垄断的道路已经全面打通。
中国汽车正逐步从市场规则的追随者,转变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